美中外交高層會議今天阿拉斯加登場,雙方在經貿、科技、軍事、台港問題等所有的議題都會談,此次會談共三回合;預計各三小時的溝通,在國際談判上很少見,會談雙方一定有事務需要商談,但沒有結論的可能性很高,而此次碰面很可能是為將來「拜習會」鋪路。
阿拉斯加會談歧見,將可能會移到下一次「拜習會」視訊會議上溝通,由雙方領導人來公布。
此次與會的官員有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(JakeSullivan)、以及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(Kurt Campbell),兩大決策性官員,其中,坎伯非常了解兩岸議題,台灣應該受到高度關注,美中議題內容中,台灣的順序在第幾個?有沒有比朝鮮問題、東南海、科技戰重要?
美中都有東西要拿,但台灣議題真的不可退讓嗎?「美中關係一定會有改變」。
美中兩大強權未來將「長期戰略競爭」,大陸「一帶一路」連結歐亞大陸,以「陸權論」發展高速火車,連結各國;美國握有強大海軍,提出印太戰略,從「海權論」包圍大陸。兩強之爭下,台灣處在風暴圈中、風口浪頭上,兩岸議題真的不能妥協嗎?拜登為何上任後要重申「一中原則」,因為美國跟大陸競爭一定要有籌碼,台灣則成為箝制工具與籌碼。
至於美中會不會開戰?兩強國其實並不想開戰,但矛盾與衝突需要有一個出口,北韓擁有核武、印度克制武力拿石頭攻擊共軍,這兩個國家均不可能開戰,而台灣議題就是最好的出口。
台灣應該選擇對台最有利益的「避戰、避險,極力爭取兩岸和平現況」。雖然台灣的地緣戰略地位被提升,但戰略利益、實力有增加嗎?
台灣除了台積電,目前手上籌碼極少,台灣非常危險。美中兩強今天選擇對話,兩岸更需要對話,爭取和平現狀。
連美中兩強的博弈競爭關係,都需要對談,兩岸之間不需要對話嗎?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33/5329426